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通过。十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率显著提升,但区域间转化服务能力失衡、技术要素流通梗阻等问题仍待破解。为此,联盟应运而生,旨在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打破跨区域、跨领域的协作壁垒,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北京首都科技发展集团董事长朱晓宇表示:“很荣幸能够联合国内多家重点区域的知名机构共同发起全国科技成果转化协作联盟。未来我们将持续聚焦基础创新、源头创新,与联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新路径,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表示:“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核心载体,长三角国创中心加入联盟可更好地整合资源,打破行政壁垒,构建覆盖‘技术需求—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协同网络,呼应‘十四五’强化全球创新资源配置的要求。”他特别指出,联盟需发挥“转换器”作用,联通区域创新与国家战略,搭建数据共享枢纽,增强产业链韧性协同,聚力突破关键技术难题。
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秦海鸥表示:“依托多年产业创新积累与先进人工智能技术,大湾区中心自主研发成果需求生成算法并通过国家备案审批。未来我们将继续依托AI开展有组织的成果转化,为联盟提供从需求预判到落地的全链条赋能,助力形成全国科技成果转化协同一盘棋的良好局面。”
展望未来,联盟将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推动国家相关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落地实施;加强区域间协作与交流,推动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转化;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和难点问题,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提升转化效率和成功率;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把握产业发展趋势,推动科技成果在重点产业领域应用,为产业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新华社、秋凡科转等
编辑:宋芳
初审:李鑫
复审:史彦男
终审:张振洋